首页 > 银行 > 银行卡 > 正文

央行本月内两度辟谣降准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24 12:56:20

央行本月内两度辟谣降准


有传言称,央行25日起拟对部分农商行及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当晚央行对此作出回应,表示该消息不属实,央行目前并没有新的定向降准政策。


近一个月内,央行已是第二次辟谣。3月29日,A股市场大涨,盘中便传出“周末央行降准”的消息。当天深夜,央行紧急辟谣。央行也已就此事正式致函警方,请就此次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近期尽管从官方多次表态看,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外界普遍分析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概率不大,但依旧有关于降准的传言此起彼伏,这也反映出市场有希望央行降准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热点。官方在不同的会议场合中也就货币政策取向作出表态,结合近期官方的多次表态看,市场实际上已经对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势的预期逐渐明朗。


例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中出现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和政策协调等新表述;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4月2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指出“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等。再结合央行近期对降准谣言的坚决打击态度,均可以看出,近期降准概率不大,下一步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也不大。


尽管4月受MLF大规模到期和集中缴税等“抽离”流动性因素影响,基础货币的确存在缺口,但为何央行不选择此时降准?这或许主要与出于通胀预期和控制资产泡沫卷土重来的因素考虑。


原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指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这可能意味着未来央行对于大、中、小银行采取不同准备金率的体系更加清晰,而未必是近期要定向降准的信号。


盛松成认为,中国一季度大部分经济数据已转好,说明政策时滞也已接近尾声;目前中国利率已经比去年下降较多,说明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当经济企稳时再降准,容易推升通胀,也容易推高资产价格。要警惕资金“脱实向需”,尤其要警惕新一轮房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