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关护的“数字化跨越”
到2020年,全球主要医疗地区的总支出预计增加8.7万亿美元。而在中国,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指出,2030年前将增加“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到人民币16万亿元。
与此同时,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精准诊断、临床决策支持、医护协调、远程医疗以及帮助消费者个人健康管理及应对慢性病等方面的全新应用,也将在未来改变医疗健康行业的格局。
系统思维下的服务转型
一个勇于开拓的企业很难避开“新市场”带来的诱惑。
作为健康科技领域的领导者,“构建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世界”是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以下称飞利浦)的长期愿景,但未来5年,飞利浦的目标是,到2030年每年改善30亿人的生活。
领导者的使命,不仅是建设,更是向自己发起的挑战,将自身的未来置于充满创造力的过程中。基于此,飞利浦于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以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降低医疗成本为“四重目标”。在健康关护全程和疾病诊疗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
实现这“四重目标”,不仅需要将初创企业的激情与飞利浦过去128年积累的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相结合。也需要更为长远的眼光和系统化的思维。
2016年是飞利浦百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飞利浦将起家的照明业务独立出来,从此更加专注于与“健康和医疗”相关的领域。经过3年的转型,通过近20笔收购,飞利浦在健康科技领域的业务范围显得既“专注”,又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包括“个人健康”、“精准诊断”、“介入治疗”和“互联关护”四大板块,通过各种收购,扩大核心业务范围和实力。四个业务板块,彼此独立,又相互协同,更具延展性和前瞻性。与此同时,飞利浦将“更好地服务客户,提升质量”;“促进核心业务的增长”;“凭借覆盖健康关护全程的解决方案”作为获得持续增长的三大驱动因素。
如皇家飞利浦首席执行官万豪敦所言:“我们正在积极转型,致力于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我们注重创新与持续改进,藉此创造更多价值。”这意味着飞利浦围绕“价值”所进行的战略布局将不再单纯以销售来衡量成功与否,而将业务重点转向追求高质量增长和更具价值的医疗服务领域。
作为全球领先的监护解决方案供应商,飞利浦的优势不仅在于其全球庞大的客户群体——每年有超过2.75亿人通过飞利浦的设备接受监护。更在于为构建技术壁垒进行的数字化战略布局。
飞利浦相信,在为客户和消费者搭建“连点成线”的无缝、高效并有效的医疗服务中,数据和信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工智能技术将加速数据的整合。
早在五年前,飞利浦就已经将“人工智能”作为公司的战略创新方向。目前,飞利浦已经成为了全球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最多专利的三大公司之一。在用户界面、医疗设备、医院工作流程之中引入智能算法与AI引擎。
飞利浦还在上海建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诊断影像、图像引导治疗、病人监护、健康信息化、家庭护理以及个人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通过并购,飞利浦不断优化健康关护全程医疗服务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技术。2019年3月7日,飞利浦宣布收购锐珂(Carestream)的医疗信息系统业务(HCIS),优化飞利浦的影像学系统平台与工作流程,加速医疗数字化转型。交易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
之前,飞利浦收购了院前市场提供高级解决方案提供商RDT(RemoteDiag-nosticTechnologies)公司和远程放射治疗的医疗技术公司DirectRadiology。据3月4日飞利浦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健康科技业务的销售额达181亿欧元,其中30亿来自健康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
将资源整合为能力
把医疗服务作为一个日益复杂的系统来观察。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经验积累也需要“对患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在这一背景下,Dr.CarlaKriwet出任飞利浦互联关护事业群全球领导人。CarlaKriwet拥有圣加仑大学的组织间和组织内知识转移博士学位。Carla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在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领域的职业生涯。作为保护患者和护理人员权益的热情倡导者,她对如何运用数字化创新根本改变医院内外的医疗服务,改善临床和实际运营效果极为关注。
在她看来,随着人与设备的互动,设备与数据信息的增加,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不同环节产生的不同的数据,如影像,文本等都连接起来有效使用,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医疗界都试图解决的问题。“飞利浦正是出于对患者需求的理解设计健康关护全程的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她以ICU病房为例,介绍飞利浦所开发的eICU系统如何通过一个建立在大学医疗中心或者附属医院的核心枢纽,与其他小型医院或者护理机构连接。医疗中心的医生通过视频看到患者的影像并实时读取监测数据,远程对当地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进指导。最终不仅节省医疗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医疗效率。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满意度提高,改善了患者的医疗体验。
她说,“每年我都会花一周的时间去医院实地考察。五年前我去医院,护士跟我说其实病人最为危险的时间并不是在ICU里边,而是患者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当中的过渡期。因为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和病人的比例常常是1:10或1:12,而且患者往往得不到持续而密切的监护,病房的护理主要靠人工,患者数据往往是断续的,甚至是缺乏的。所以飞利浦当时就想做这样一件事情——用数据帮助护士们更好地照顾患者,提高普通病房的监护效率和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一起不良事件通常会出现一个信号,即病人停止呼吸或心跳。每个医院的目标都是在病情恶化点及时干预,尽量避免病人出现上述信号。研究表明,66%的心脏骤停患者会在事件发生的6个小时前就出现信号和症状,但医生往往要到事件发生的1.5个小时前才会得知这一情况。”Carla介绍道。基于这样的洞察,飞利浦提供了一个自动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在不良事件发生的若干小时之前,识别患者身上细微的恶化信号,帮助医护人员采取关键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如Carla所言,“医疗体系费用的膨胀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边缘。而要缩小这一缺口的办法就是推出真正有用的技术进行创新。用技术解放医生,让他们从繁琐的、机械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与患者沟通,解决与疾病相关的实质性问题。让他们把高质量时间用在患者身上。”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