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商业榜单 > 正文

圣湘生物后疫情时代如何突围?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9-13 11:36:34

圣湘生物后疫情时代如何突围? 


圣湘生物(688289.SH)2021年中期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20.28亿元,同比减少3.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11.21亿元,同比减少9%。

尽管业绩遭遇降温,但圣湘生物扩张野心不减。2021年中期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圣湘生物报告期内股权投资额约达22.8亿元,被投资的公司包括湖南海兴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海兴电器”)、湖南大圣宠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圣宠医”)、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真迈生物)、科华生物(002022.SZ)。

不过,圣湘生物的收购并不顺利。因溢价22倍收购连年亏损的真迈生物,圣湘生物遭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时隔1个月,圣湘生物欲收购的科华生物涉百亿仲裁案,最终该交易被终止。

业绩降温

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同年1月28日,圣湘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获批上市。作为最早研发该产品的企业之一,圣湘生物2020年年度业绩显著提升,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203.53%至47.63亿元,归母净利为26.17亿元,同比涨幅高达6527.9%。

回溯往年同期业绩,2017-2019年圣湘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3.03亿元、3.65亿元,这三年营业收入总和不足2020年的两成,另从归母净利来看,2017-2019年圣湘生物归母净利共计约0.4亿元。

不过,新冠疫情导致公司业绩增长具有偶发性。在2020年的招股书中,圣湘生物曾坦言,公司未来业绩存在不可持续和大幅波动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圣湘生物业绩有一定“降温”。2021年中期报显示,圣湘生物营业收入为20.28亿元,同比减少3.41%。对此,圣湘生物解释称:“由于国内同类厂家新冠相关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普遍下调,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同比略微下降。”

除了营业收入受影响以外,相较于去年同期,圣湘生物其他经营指标同样出现负增长。据今年半年报,圣湘生物归母净利为11.21亿元,同比减少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9亿元,同比下降13.64%。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中国科技投资》记者采访表示,圣湘生物利润水平有所下降是正常的现象,这是客观环境造成的结果。“当前进入了后疫情时代,整个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这家公司而言,现在毕竟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当前整体市场的环境没有疫情发生的时候那么好。”江瀚分析道。

但与圣湘生物形成对比的是,同样从事体外诊断相关产品研发与销售的硕世生物(688399.SH)、艾德生物(300685.SZ)、凯普生物(300639.SZ)2021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良好,其营收、归母净利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以硕世生物为例,与圣湘生物一样,硕世生物2020年多项经营指标大幅提升。2021年上半年,硕世生物经营状况良好,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97.56%至11.31亿元,归母净利则同比增加六成至5.02亿元。

对于圣湘生物业绩“降温”情况,前述分析员江瀚提醒道,随着步入后疫情时代,圣湘生物仅有疫情相关产品的业务是不足够的,公司还需要更好的业务发展作为支撑,“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圣湘生物可能需要的是多元的增长点和多元化,或者说第二增长曲线”。

扩张遇阻

公开资料显示,圣湘生物创建于2008年,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仪器并提供检测服务。2020年8月,成立12年的圣湘生物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从圣湘生物历年数据来看,体外诊断为公司提供了绝大部分业绩。2017年-2020年,圣湘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约为2.2亿元、3亿元、3.6亿元、46亿元,其中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6.5%。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圣湘生物不仅拟收购同行企业股权,也在向其他赛道发力。据2021年中期报,圣湘生物对外股权投资额约达22.8亿元,被投资的公司包括海兴电器、大圣宠医、真迈生物、科华生物,经营范围包括电子电器、宠物检测、基因测序、体外诊断。

不过,圣湘生物的扩张之路并非坦途。2021年5月,圣湘生物与格力地产(600185.SH)全资子公司协商一致,通过协议方式购买科华生物股份,购买价格为19.5亿元。如若交易完成,圣湘生物将获得科华生物18.63%的股份,并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科华生物作为2004年上市的体外诊断企业,长期深耕体外诊断领域,此次收购,圣湘生物意在扩大公司体外诊断版图。

事与愿违的是,2021年7月,科华生物卷入百亿仲裁案中。根据科华生物的公告,2018年科华生物曾斥资约5.54亿元获得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合称“天隆公司”)62%的股权。

按照《投资协议书》,科华生物需在2021年度按照天隆公司2020年度净利润情况相应计算的股权价值完成剩余38%股权收购。

受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天隆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折算下来,上述38%股权收购价格高达105亿元。由于科华生物未按协议书要求受让38%股权,这部分股权持有者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获受理。

2021年8月,圣湘生物发布终止购买科华生物股权的公告,对外披露称:“项目推进过程中,因至今未完成股权转让过户事宜,无法达到交易各方的预期。”

此次交易虽已终止,但仍有一些疑问未能解开。公司收购科华生物事宜在今年上半年,为何未能预见潜在的风险?公司决定收购股权之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内部尽调?对此,《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致函并致电圣湘生物,截至发稿前,圣湘生物未给予任何回复。

除科华生物以外,在今年6月,圣湘生物拟以2.6亿元左右对价获得真迈生物14.77%股权,溢价率达22倍。但真迈生物财报显示,公司连年亏损,今年1-5月净利润为-0.22亿元。

因溢价22倍收购亏损公司,圣湘生物收购行为很快遭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对此,圣湘生物回复提到,公司与真迈生物可以技术互补,并在终端应用场景中相互结合,但圣湘生物亦表示,如果标的公司业绩下滑或不达预期,公司存在出现投资损失或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无法完全确保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