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添动力
瞄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惠州,在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进展。11月5日,由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碧桂园集团携手打造的国内首座铜铟镓硒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建筑在惠州潼湖科技小镇启用。这标志着光伏建筑进入2.0时代,开启绿色建筑新纪元。该示范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全覆盖楼宇。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承担了住建部“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和多个示范项目的研发任务,在北京、江苏、广东、海南、四川等省市落地6个实体示范项目。此次建成投用的惠州潼湖科技小镇铜铟镓硒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就是6个示范项目之一。
数据显示,惠州潼湖科技小镇铜铟镓硒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5468.52平方米,包括3栋建筑,光伏组件总投资285.18万元,年发电量约12.3万千瓦时,可满足建筑本身30%左右的用电需要,相当于节省供电煤耗38.1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94吨。
该项目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生产的拥有核心技术的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组件,结合了先进的全覆盖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将组件作为建筑外装饰幕墙应用于园区内建筑。这种采用分布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高效利用”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地面电站占地大、储能设备造价高的问题。
在启动仪式现场,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表示,国家能源集团与碧桂园集团紧密合作,这次项目合作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合作的典范。相信双方可以携手并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改变世界。此次启动的项目,体现了这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建筑领域的全面合作,推动能源与建筑的深刻变革。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碧桂园集团一直践行绿色生态智慧城市建造者的角色,希望所做的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有好处,让世界更加美好。
打造绿色生态智慧小镇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首个科技小镇光伏幕墙的试点项目,惠州潼湖科技小镇在建设伊始,便率先布局新能源系统、绿色科技,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物联网生态圈。
以前,玻璃幕墙虽然轻盈亮丽,但容易造成光污染和能源消耗。现在,潼湖科技小镇光伏幕墙不仅弥补了这一缺陷,还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在小镇停车场、产业发展中心、立体建筑平台均布设有光伏面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保障建筑内机电设备的储备用电。
惠州潼湖科技小镇采用了多项绿色科技融合,联合国内新能源领先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布局的楼宇光伏幕墙、屋面光伏、追日光伏、光伏路面、风力发电等系统,对小镇公共用能和企业用能实现网格化精确管理,节省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除了清洁能源发电,惠州潼湖科技小镇还建设能源管理系统。在小镇光伏、风力发电组成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后台,还将有新能源发电分析。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可合理调配新能源发电系统,达到能源发电效率最大化、能源使用有效化。
“光伏发电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进能源革命的有效手段。”刘亚芳介绍,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具有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提升建筑美学、替代部分建筑材料、降低建筑造价,兼具供热、灵活发电等多方面优势,可为经济社会提供绿色美观、便捷高效的清洁能源,是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刘亚芳认为,随着能源革命逐步深入,绿色能源市场的扩大将会越来越显著,国家能源集团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具有规模化发展光伏发展项目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基础,希望在惠州潼湖示范项目基础之上,认真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做好规划和布局,把光伏发电打造成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市场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光伏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刘亚芳表示,光伏等清洁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能源装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程应用经验上升为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将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