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能源汽车竞赛:谁领先?
导读:没有人会想到,几何品牌在新加坡推出首款新车几何A,它的海外订单,竟然是中国国内订单的2倍。中国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像iPhone4那样,创造自己的新时代和辉煌?
有人认为,世界汽车产业,处在巨变前夜。
也有著名研究机构预测,未来汽车产业约30%~40%的净利润,会被目前汽车行业外部的公司夺走。
这一切的起源,则是因为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电动化”进程。虽然过去一百多年,“电动化”曾在汽车领域遭遇了多次挫折,但现在,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敢不对其倾注全力。
即便是迈凯伦、阿斯顿·马丁这样传统燃油车中的野兽,也在朝着电气化转型。
总部分别位于斯图加特、慕尼黑和因戈尔施塔特的德国三大豪华品牌,即使在2018年财报利润呈现两位数下滑情况下,其研发投入依然大幅提升,占比均超过7%,其中,投资的“大头”,是汽车电动化及衍生产业。
同样位于底特律的汽车“三巨头”,在酝酿一场“大瘦身行动”,旨在将节省下来的数十上百亿美元,砸向电动化以及其带来的智能网联生态。
在传统汽车电动化早已跨出一步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与电池领域有雄厚实力的日本企业,也按部就班的等待时机,欲一鸣惊人。
世界汽车产业的方向与未来,尤其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企业与企业的商业竞争,而是未来国家与国家在制造业、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多维度的全产业链竞争,也是国家实力的重新洗牌。
一、风暴和风暴眼
最近几年,由于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及大众汽车集团“排放门”丑闻东窗事发、并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奔驰、宝马和奥迪等传统豪强纷纷陷入排放造假丑闻。
汽车K线认为,这让全球汽车产业反思之余,刮起了一阵禁售传统燃油车的风暴,也是促成欧洲各国发起燃油车“禁售令“的重要直接因素。面子总要找回来。毕竟,“排放门”丑闻彻底宣告,欧洲汽车巨头通过柴油机满足欧盟严苛排放的失败。纵观各条技术路线,目前也仅有纯电动汽车最适合柴油技术阴沟翻船的欧洲汽车制造商。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英国和法国明确表示20年后在本国禁售传统燃油车;荷兰、挪威、瑞典、印度、德国和比利时,则有计划禁售传统燃油车;在中国,海南省明确提出2030年开始禁售燃油车。即便是号称“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其加州也在计划对传统燃油车颁布“禁令”。
日本和韩国则具备在电池领域的较强技术性研究,并拥有松下、LG和三星等电池巨头,同样不甘于充当配角;孕育出特斯拉的美国,也显然希望继续保持领先。
美丽的蝴蝶煽动翅膀,原本微小的气流变化,已经能带动全球汽车产业和社会系统长期的巨大连锁反应。
有人说,这次风暴起源于西方,但笔者认为,真正让它成势的却是东方。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占全球总量过半。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29.9万辆,同比翻番。
换句话说,因为中国——这个占据世界汽车销量约三分之一的市场,所有跨国汽车制造商都在朝着“电动化”转型。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移动通讯5G、智能化、自动驾驶、云计算……这些领域在中国的汽车产业渗透发展程度,已经超过传统汽车强国。另一方面,“双积分”政策的落地与实施,也在令想在中国持续发展的汽车公司,必须倾注全力。
二、Allinorgetout
不管是航空母舰级别的大众、丰田、通用,还是护卫舰级别的三菱、雷诺,在今年4月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里,都在用“电”向外界释放信号,甚至不惜巨资。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表示,未来在中国将投入数百亿资金,实现在中国年产150万辆纯电动车。同样有此计划的,还有大众的老对手通用汽车和丰田。
它们都不希望在未来五年,丧失一个规模可能达到700万辆规模的庞大市场。在争锋岁月中,它们依然希望能够屹立不败,王者光环永久闪耀。
同样,以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传祺、上汽集团乘用车等为首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则更早的开始展开探索,不断创造奇迹。不论是弯道超车,还是直线赶上,对这些历史最少仅10余年的中国品牌,以梦之名方能遇见繁华,以梦为马方能不负韶华。
汽车K线梳理发现,作为上市汽车公司,上述几家中国汽车巨头,在新能源和电气化领域投入均已达到上百亿,甚至在某些领域,相较传统西方汽车列强更占据先机和势位。
在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看来,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实力的汽车公司,将引领新能源上下游产业,进入“再次发明汽车”时代,并完成汽车产业变革的历史使命。他表示,截至目前,吉利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研发及产业布局,投入已超过300亿元,拥有300多项技术专利。
如今,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的企业,不得不意识到在新一轮的洗牌中,Allinorgetout!
在距离北京6000公里之遥的海上战略运输线的必经之地,可能正上演着历史的转折点,若干年回首,人们可能恍然若昨天。
三、马六甲与新加坡
当一艘艘远洋货轮不舍昼夜的从印度洋驶向太平洋,最窄处仅37公里的马六甲海峡,成为了它们的必经之路。这个长约1000公里的海峡,在全球原油运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见证着一个汽车小国演变成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让中国道路上行驶的数以亿计的汽车,能够正常行驶;也见证着传统燃油汽车时代,迈向巅峰。
与此同时,马六甲海峡也让一个被英国、日本殖民的弹丸小国走向独立后,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全球三大金融中心”。这个国家就是新加坡,因为地方小,也被誉为花园城市。
在新加坡,汽车使用和购买成本和门槛并不低,并且牌照使用有效期为10年,过了这段时间,就会被强制“清出”新加坡。在这里,你会发现,当地纯电动汽车并不多。这里的人,依然在享受油轮经过马六甲海峡带来的“福利”。正如开着奔驰牌出租车的华裔司机说,“我们还是喜欢汽油车”。
道路上,飞驰而过的,大多数是丰田、现代和宝马这些普通和高档品牌;法拉利、迈凯伦这些“烧包烧油”的,偶尔也带着轰鸣,穿流而过。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