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民企 > 正文

“企业有病”需要如何根治!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04 14:48:53



“企业有病”需要如何根治!



   中国制造,中小微企业占比大,权重高。他们的健康发展,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不仅关系着一家企业的兴衰,还牵连着中国经济的稳定。 
    一家年利润曾多年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品是省级著名商标,产品遍布周边多个省。效益好时,厂内上下忙得不亦乐乎,工资水平也很好。近年来,该企业由于产品单一且有燃煤工艺被环保所限,一下子就没了市场,百余名员工们转眼就没了依靠。企业高层整天跑市场,忙转型,但谈何容易。 
    据北京商报,4 月初,快递企业如风达停摆风波爆发,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和合作方纷纷来到北京如风达总部维权。截止到 2019 年 2 月,如风达面临着巨额的欠款,加上拖欠员工的工资等,有近 7000 万元。业内人士分析称,国通的经营状况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 
    《又一国产巨头倒下! 曾与海尔、美的齐名, 今被收购连名字都被雪藏》、《某某大型车企宣布破产》、《某某大型企业经营业绩严重亏损》…………此类消息接二连三!此类新闻令人忧心!!随着科技、环保技术的不断升级,一些企业身患“顽疾”。这些企业普遍一病不起,接着便停工、微薪、欠薪、无薪、裁人,给员工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阻碍。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低端制造业里,我国为全球贡献了60%的出口额,这些商品以家具,玩具,电子零器件,塑胶制品,化工产品,能源开矿等居多。高端制造业里,我国出口额低于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主要产品有精密机械,如航母螺栓等,精密数控机床,手机芯片,大型刻录机,航天发动机,特殊化学材料,医药配方研究,都是制造业里顶端的,在这一方面,我国有明显的短板,每年都要进口外国产品,耗费掉大量的金钱。所以,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路我们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努力的还很多,而低端制造充斥,高端制造缺乏,也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基本现状! 
    “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句简单的广告语为王老吉带来了无数的商机,中国人的餐桌离不开调味料,市场上众多的调味产品中,王守义十三香这个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但谁又能想到,这个年利润高达上亿元的企业,却是从每盒只有8分钱的超薄利润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好空调,格力造”凭借核心技术和原创设计,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787件,全国排名第七。格力走自主培养人才的道路,已拥有12个研究院、一万多名技术开发人员,拥有技术专利6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300多项,它们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1赫兹变频空调、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高效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R290环保冷媒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这些高超的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也赋予了他们“国际领先”的称号,从而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与骄傲。也使我们由中国制造大国,过渡成了中国创造大国。 
    据网络消息,中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2.9年。中国的企业中,每一天有1.2万家倒闭,每一分钟有近10家企业关门。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进步,行业洗牌只会愈加频繁和猛烈。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则。但这一规律,容易让效益好时的企业家们忽视。企业是职工的衣钵,企业能运转起来,成长起来很难;我们的企业不能病,也病不起,因为企业病了会让很多人“疼”。 居安思危,如何让企业有生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希望“企业病”不缺良医,能早防、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