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奠基“核裂变”的科学家你了解吗
在人类探索核能的道路上,群星璀璨,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是耀眼的一颗。她从普朗克和哈恩两位物理学大家的助手开始,一步一步成为德国第一位物理学教授,首次引入了“核裂变”的概念,并在学术巅峰,拒绝参加将核能用于战争的曼哈顿计划。
“她从来没有失去自己的个性和人性”,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集智科学家陈关荣撰文回顾了这位核物理学家的一生。
众所周知,元素周期表中后来出现的一些元素都以纪念伟大科学家的方式命名。例如第96号元素锔(Curium,Cm)纪念居里夫妇(Curie),第 99 号元素锿(Einsteinium,Es) 纪念爱因斯坦(Einstein),第 104 号元素鈩(Rutherfordium,Rf)纪念卢瑟福 (Rutherford),等等。1994 年 5 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把第 109 号元素命名为䥑(Meitnerium,Mt),以纪念这位物理学家迈特纳。
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1878-1968)
1878 年 11 月 7 日,莉泽出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位犹太律师家里,小名叫爱丽斯 (Elise),在家里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三。由于当时的高等中学不接受女生入学,迈特纳 在一个私立学校就读。1901 年她通过考试在维也纳科学院高级中学获得了毕业证书。同年,她进入维也纳大学,研读物理、数学和哲学。大学后期,迈特纳在路德维希·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指导下研究放射性物理。1906 年,她以题为《不均匀物质中的热导》博士论文毕业,成为维也纳第一位女博士,也是世界上第二位物理学女博士(第一位是柏林大学的 Elsa Neumann,1899 年)。接着,她在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了一年。1907 年,她来到当时的普鲁士帝国首都柏林,在柏林皇家威廉研究院(Kaiser Wilhelm Institute)研习。她的导师是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和后来合作了三十多年的化学家奥托·哈恩(Otio Hahn,1879- 1968)。哈恩是两位英国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拉姆齐(William Ramsay)的博士生和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的博士后。他本人当时也因发现了几种放射性元素而名声鹊起。那个时代的普鲁士不允许女子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和担任高等职务,迈特纳只能以“无薪助手”身份在哈恩的化学研究所实验室研习和工作。不管如何,迈特纳和哈恩合作得非常愉快。迈特纳说:“哈恩和我年纪相仿,并且不拘小节。我察觉到,不管我需要知道什么,都可以尽量地去询问他。况且他在放射性领域声誉卓著,我相信他能够教我很多学问。”事实上,迈特纳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开始与哈恩联名发表科学论文。记录表明,1908年他们共同发表了 3 篇论文,接着 1909 年又一起发表了 6 篇,此后几年一直没有间断过。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