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车
去年李克强总理考察丰田汽车以及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力撑氢能源刚让人们嗅到了氢能源汽车发展商机的气息,近日丰田、北汽福田、亿华通合作推出氢燃料电池客车以及现代将在四川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消息,加上政府密集调研和股市相关概念股票大幅上涨,马上让人们切实看到了新风口——此情此景,与当年电动车扶持政策出台之前何其相似。
曾被人奚落“产业化落后锂离子电池汽车不止十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今要翻身农奴把歌唱,呼声日益高涨。
目前,欧美、日韩以及中国都已推出燃料电池汽车支持政策,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燃料电池产量、规划、加氢站建设数量等具体目标。丰田、本田、现代、福特、通用、戴姆勒等多家跨国车企都已加入这场游戏。氢燃料电池车时代马上就要降临了?
锂电池瓶颈=氢能源契机?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氢燃料电池,是通过2018年5月李克强考察丰田工厂时国内媒体掀起的舆论狂潮。
“动力电池快充20分钟续航300公里,氢燃料电池加氢3分钟续航600公里——动力电池是大忽悠,氢燃料电池才是终极能源方案!”极具煽情性的数据对比让氢燃料电池汽车一下子火了。
此言虽过分夸张,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以锂电池为首的动力电池短板暴露无遗。
锂电池的发展当下正进入瓶颈期,能量密度已接近其物理极限,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迟迟无法取得关键性突破。不管是用AI技术助力锂电池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190km,抑或是神乎其神的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快充25分钟续航700km,也无法与燃油车3分钟加满一箱油至少可跑500km以上相媲美。
为了有效提升续航能力,目前厂家普遍采用堆砌更多电池的办法来达到目的,这样一来反加重了车身负荷。以蔚来ES8为例,光70kwh电池就有500多公斤重,加上前后两台电机,整个动力驱动系统的重量几乎是传统燃油车的2倍,这给刹车以及底盘部件带来很大压力,并对实际续航里程造成影响。
于是,高效而清洁的氢能源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氢能源汽车分两种,一种是直接燃烧内燃机中的氢气及空气中的氧产生动力的氢内燃车(HICEV),另一种是使氢或含氢物质及空气中的氧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的氢燃料电池车(FCEV)。前者因氢燃料消耗极快、续航里程得不到保障而基本被弃用,后者因为更高效而成为推广对象。
在“氢概念”
氢能源板块开始“走红”,氢能源概念股强势上涨。
越来越多车企加入赌局
即使特斯拉CEO马斯克嘲笑氢燃料电池愚不可及注定会失败,也阻挡不了丰田、本田、现代等汽车巨头的热情脚步。
虽然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独步全球,但首款氢燃料电池量产车却出自现代。
2013年,现代推出了途胜FCEV车型,加氢仅需3-10分钟, 续航里程为415km,到2018年为止在全球已有千台左右的产销量。现代第二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NEXO于2018年上市,续航里程达到609公里(韩国标准),并解决了传统氢燃料电池车的痛点,在-30℃的超低温环境下也可正常、稳定启动。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