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城-威尼斯人娱乐城开户-威尼斯人娱乐官网-能源 > 电力 > 正文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两大本质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13 18:21:39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两大本质



 从电力市场的发展看,在电改背景下假设未来售电侧放开,国网仅收取输配电过程中的电力过网费,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是预期内的事情,因此急需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从这一层面看,智能电网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过渡其实就是国网从单一售电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过程。


  本质一:主网建设向配网(用户端)建设的转型



  近年来电力建设持续稳步推进。


  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稳步提升,国家电网自 2016 年以来近三年投资建设完成额基本稳定在 4900 亿元左右。在高额投资的驱动下,国网输电线路长度、并网机组容量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输电线路长度从 2015 年的 89 亿千米上升至 2018 年的 103.34 亿千米,年复合增长率 3.8%;并网机组容量从 2015 年的 11.61 亿千瓦上升至 2018 年的 14.7 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 6.08%。


  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特高压建设临近尾声。


  2009 年,国家电网第一次提出建设智能电网这一概念,随后国家电网于 2010 年发布了《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将智能电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 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


  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 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 2018 年末,国内已经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线路长度 3.49 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 3.61 亿千伏安(千瓦),跨省跨区输电能力 2.1 亿千瓦,累计输送电量 1.24 万亿千瓦时。目前国网已经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安全运行记录最长的特大型电网。在经过近 10 年的不断发展后,特高压输电建设基本接近尾声,向上发展空间不大。


  当前电网已足够“坚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基本达标。


  从国网社会责任报告中公布的数据看,近四年来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城市供电可靠率基本稳定在 99.95%以上、农村用户供电可靠性基本稳定在 99.75% 以上。此外,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最高用电负荷从 2015 年的 6.49 亿千瓦上升至 2018 年的 8.1 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 5.7%。上述数据充分说明当前电网已经足够坚强,基本上达到了 2010 年提出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目标,且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装备上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配网侧(用户端)成长空间很大。


  从国家电网近年来各电压等级变压器容量数据看,近 4 年配电侧(110KV)复合增长率为 20.94%,增幅虽大于输电高压侧(220KV、330KV 和 550KV),但远不及特高压侧 750KV (41.88%)和 1000KV(122.48%)的增幅,说明国网近年来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建设特高压,给予配电侧的投资从绝对量上虽然也很多,但并不是发展的首要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 新能源装机量和并网发电量的显著上升,配网侧、尤其是用户端的提升变得越来越紧迫。从具体数据看,过去 4 年国网累计接入电动桩个数从 6.5 万个上升至 28 万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4%;国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从 1.48 亿千瓦上升至 3 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9.32%;新能源发电量从 2088 亿千瓦时上升至 4390 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0.42%。? 综上所述,由于前期并非电网投资建设的主要目标而同期电动汽车、新能源发电的飞速增长却增加了配网侧建设的需求,因此当前配网侧的成长空间很大。在以特高压为建设重点的智能电网建设临近尾声的背景下,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本质其实就是国家电网从主网建设向配网建设的过渡。


  本质二:国网从单一售电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


  电力市场改革进行时,输配电价改革有望持续深化。


  自 2015 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文》下发后, 国内电力市场改革开始掀起新一轮高潮,输配电价改革不断进行。截至 2018 年末,国家电网已经配合完成 26 个省级电网(除西藏外)、5 个区域电网输配电价、20 条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核定并落地实施,全面完成了首轮输配电价改革,建立了覆盖各级电网科学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未来随着电改的继续进行,输配电价改革有望持续深化,输配电价预计将继续朝着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定价方式继续发展。


  受电力改革影响,国网业绩下滑严重,急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家电网近三年营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 2017、2018 年增幅达到 10%以上。但从利润总额数据看,国网盈利能力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18 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 14.29%。从售电量数据看,2018 年国网售电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 9.43%,因此我们分析造成国网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下调输配电价导致的利润减少。从当前时点看,未来随着输配电价改革不断落地、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国网的角色将更趋于“管道化”(即仅收取电力过网费),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是预期内的事情,因此急需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


  布局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未来业务年营收有望持续翻倍增长。


  在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前,国网就针对综合能效服务、供冷供热供电多能服务、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和专属电动汽车服务等四大重点业务领域进行了布局。2018 年国网综合能源业务实现收入 49 亿元,同比大幅上升 133%。根据 2018 年 2 月国网发布的《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2020 年行动计划》,2019、2020 年国网计划实现综合能源业务收入分别为 95 亿元和 190 亿元,将分别同比增长 94%和 100%,即实现年收入翻倍增长。


  综上所述,从电力市场的发展看,在电改背景下假设未来售电侧放开,国网仅收取输配电过程中的电力过网费,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是预期内的事情,因此急需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从这一层面看,智能电网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过渡其实就是国网从单一售电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