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我渴望生活在母权制社会中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23 20:34:15

我渴望生活在母权制社会中


最近,丧偶式育儿、非婚生子女落户等热词和热搜话题的频频刷屏,育儿问题成为全民焦点。而《我是个妈妈,我需要一个铂金包》一书,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引入中国并掀起热议的。知名作家毛利就为此书撰文《拎爱马仕的妈妈拥有的顶级焦虑:越高级的地方,竞争越激烈》,感叹该书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安慰普通人的作用——反正有钱人也一样焦虑。

上一本引起关注的聚焦于母职经验的畅销书还是2011年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不过《铂金包》的重点并不在于宣扬某种育儿理念和技巧,而是通过聚焦纽约上东区的全职太太们圈层文化,带领大家展开一场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反思:为什么妈妈们一定要如此攀龙附凤?为什么要为了孩子进一所幼儿园挤破头?这些贵妇们为什么一定要买到爱马仕铂金包?以及,为什么是女性活得尤其累?为什么她们要不断地取悦男人?!

澎湃新闻文化课此前对《铂金包》一书的介绍

中,我们曾提到,文化研究以及人类学出身的薇妮斯蒂·马丁(Wednesday Martin)基于个人亲身体验,解码了纽约曼哈顿上东区富豪妈妈圈的文化。上东区是一个阶级感十分严重的社区,而如果聚焦于社区里的女性,更会发现这种阶级展演和爬升的戏剧性和荒谬感;这本书还展现了上东区是一个极其保守的性别隔离严重的地方,全职妈妈们对另一半严重依附,加上男少女多,女性们纷纷努力维持“女性气质”,一刻也不敢松懈;而为了培养出“完美的孩子”,成为“完美的母亲”,更是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竞争。

薇妮斯蒂·马丁 本文人像图片来源:

薇妮斯蒂INS

在此书出版后,有外媒报道说该书作者撒了谎,书里的描述跟真实生活差很远,她说的健身房,甜点店,在书里的时间点没有开业。她买的房子也并不是豪宅,买的时候也没怀孕……更有一些人指出薇妮斯蒂提到的“妻子年终奖”机制并不存在,指责她书中描写多有夸大,甚至是故意引导大家嘲笑富人。和一些美国读者对此书“矫情” 的批评类似,在豆瓣网上,也有读者对该书表达了尖锐的批判,认为此书有为“人类的贪婪开脱”的嫌疑。

薇妮斯蒂·马丁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中,对于部分质疑做出了回应。同时,对于此书结尾中那些曾经只顾争奇斗艳、剑拔弩张的妈妈们,最终发展出了女性情谊以及共同体,曼哈顿贵妇们竟然开始像小镇母亲那样彼此合作,提供彼此情感上的支持并帮忙照顾孩子的大反转结局,马丁博士也在采访中进一步向记者明确了她的女性主义世界观:她渴望生活在母权制社会中。

我们认为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是文化人类学和生物学的某种巧妙结合,因此没有单单像极端的社会建构论那样全然批评后天原因,也没有像达尔文那样为“自私的基因”辩解,而是找到了一个平衡。而书中展示的属于女性的新联结的可能,在高度保守、严格遵循经济理性的上东区显得尤为坚韧和珍贵。像几十万年来一直发生的那样,在对个人生活的预判和控制之外,女性彼此之间的联结与支持,一直都是她们重要的依靠。在核心小家庭带孩子其实才是新鲜事儿,独立养育孩子的情况只不过是历史上一个小节点,女人一个人养孩子才是特殊,并非该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