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河北扶贫资产资本真正带贫减贫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0-17 17:00:07

让河北扶贫资产资本真正带贫减贫



在脱贫攻坚中,我省各地扶贫开发投入持续加大,形成了一大批扶贫资产资本,这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资产资本的质量和效益,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扶贫资产资本监督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和加强扶贫资产资本的监督管理,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让贫困户真正从扶贫产业发展中受益,实现扶贫资产资本的保值增值,为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牢靠的物质基础。


全面摸清底数,明确资产权属,防止扶贫资产资本闲置、荒废、流失


近日,在张家口市万全区高庙堡乡黑石堰村的蔬菜大棚内,一棵棵叶片肥厚、鲜嫩翠绿的生菜长势良好,村民们正在忙着管理生菜,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2018年以来,黑石堰村依靠帮扶资金,分两期建设了高标准蔬菜种植产业园,建有蔬菜大棚122个。其中,42个大棚由农户(含贫困户)自主经营,80个大棚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承包管理,并优先雇佣贫困户务工,让他们获得劳动报酬。


黑石堰村对已经建成的扶贫项目和资产进行了全面核查,建立了扶贫资产资本管理台账,做到账实相符,明确了蔬菜种植产业园项目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


为了防止扶贫资产资本的流失,张家口市万全区积极探索扶贫资产资本确权、经营、分配等制度,以2015年以来安排的各级扶贫资金、整合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为基数,按年度、批次、乡镇、村建立统一的扶贫资产资本统计台账,全面摸清扶贫资产资本的底数并纳入台账管理。截至目前,万全区共登记各类扶贫项目908个,涉及资金64834.03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扶贫投入,贫困地区积累了大量扶贫资本,形成了庞大扶贫资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效保障。但由于制度不健全,扶贫资产资本面临着闲置、荒废、流失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带贫益贫作用的充分发挥。2019年7月11日,国务院扶贫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洁扶贫阳光扶贫的通知》,提出要切实防范脱贫攻坚风险隐患,积极探索研究扶贫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资产资本监督管理,就加强和规范扶贫资产资本管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进行安排部署。2019年9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扶贫资产资本监督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开创了扶贫资产资本监督管理的先河。


健全工作机制--构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资本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体制。对扶贫资产资本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管权。


实行台账管理--在全面摸清资产底数的基础上,根据资金来源,县、乡、村三级分别建立统一的扶贫资产资本统计台账,自2016年至2020年按投入时间分年度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晰。建立了年度报表制度,对扶贫资产资本变动、收益分配情况及时进行补充登记,做到钱物平衡。


推进公司化管理--全省统一安排部署,鼓励各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进资产管理公司或设立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等,组建县级扶贫资产资本监督管理平台。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严格扶贫资产资本监督管理,确保扶贫资产资本保值增值、安全可控、阳光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