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巨头腾邦国际资金链断裂危局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0-11 20:07:40

巨头腾邦国际资金链断裂危局


  8月14日,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桃花路9号,一座翠绿色玻璃幕墙的大厦已矗立16年,这是曾经国内的票代巨头——(300178,SZ)的总部。大厦门口的“TEMPUS腾邦”金色大字,风吹日晒多年,逐渐不复昔日光彩。

  就在记者造访的前两天(12日),数十位被腾邦国际代理商来到公司寻求退款。但记者来的这天,大厦已加强门卫戒备,员工进出一律刷卡。闻讯而来的各地代理商和媒体记者,均被拒之门外。

  从风光无两的票代巨头,到遭国际航协“封杀”、机票代理业务全线瘫痪,再到被票代追款、员工举报拖工资。资金链断裂后,腾邦国际的一系列问题,就像倒塌的多米诺骨牌,迅速引爆一个个早已深埋的雷。

  疯狂扩版图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开启了“遍地是黄金”的时代。那个时候,票务代理是门好生意,国内航空客运机票主要依靠代理销售,20多家机票代理公司都租住在华联大厦里,闷声发大财。

  1998年,华联大厦楼下有了开往机场的大巴,让楼上买票、楼下坐车去机场成为现实。就在这一年,在宝安当公务员的钟百胜辞职下海,与七八个人一起做起机票代理。从此,华联大厦多了一家深圳市腾邦国际票务有限公司。

  凭代理北方航空的机票销售,腾邦国际仅用一年的时间,便成为深圳机票代理第一名。经过多年的发展,腾邦国际有了冲击资本市场的念头。不过,公司当时还只有单一的机票代理业务,于是从2007年开始,腾邦国际进行了一系列收购,以此扩展业务版图。

  2007年初,腾邦国际一口气将3家主营业务为机票代理的公司纳入麾下。经过资源整合后,腾邦国际迅速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航空客运代理公司。但与此同时,腾邦国际的负债总额也增加了3353多万元,增长率为137.55%。

  2008年后,腾邦国际又先后收购了1家经营国际机票业务的票代公司和1家旅行社。终于通过“买买买”拼凑起了一张足够大的业务版图,在冲刺IPO时,腾邦国际的控股子公司数量已经增至8家。2011年2月,腾邦国际成功上市,登陆创业板。资本市场对这家以票代起家的公司较为看好,让腾邦国际获得了约2.52亿元的超募资金。

  彼时,腾邦国际航空客运销售代理业务收入占的比重仍超过98%,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航空公司直销比例日益提升,航空公司不断下调机票代理商的佣金,这些改变则压缩着票代的盈利空间。

  一位2013年就开始做腾邦国际加盟代理商的王小姐(化名)回忆说:“刚开始做机票代理的时候,真的很爽,一张两千多元的机票,能拿到几百块钱的佣金。现在,一张只有25块钱。”据王小姐介绍,2013年之前,机票代理的佣金为“3+X”个百分点,竞争越激烈的航线,X的数值越高,佣金返点也就越高。但2014年之后,航空公司不断下调佣金返点,最后甚至直接取消百分比,按照一张票二三十块的固定佣金给。

  因此,上市后的腾邦国际,为了实现增长,“马不停蹄”地收购了几家在线旅游平台,并以自有资金跨界金融领域。在票代业务和商旅业务的基础上,补上了在线旅游、金融服务业务板块,腾邦国际的商业版图随之日渐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