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智慧零售CEO分享实战经验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的重塑;如果没有理论框架的指引,就容易陷入碎片化的IT建设,投入大而回报小。“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中欧方跃授的数字化转型“2+3+4模型”,就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地图。我下面的分享也将遵循这一理论框架展开。
数字化“2+3+4”模型(图/方跃《数字化领导力》)
在启动数字化转型之前,我们主要的困惑有两点:
第一,为什么是数字化转型,而不是加强数字化?数字化转型转的是什么?
我认为最本质的区别是从SoR(记录型)到SoE(用户参与型)的转变。前者是流程与核算支持工具,是传统信息化的范畴;后者是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数字化服务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或创造用户价值。数字化转型,转的是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
第二,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是全面展开还是从局部探索开始?IT与业务谁来主导?
方跃教授在《数字化领导力》中提到四种方式:全面转型、针对创新成立新的业务部门、内部赛马机制和并购。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最终选择从局部探索开始,成立新的创新团队,采用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创新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要开启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问自己:数字化到底有什么核心价值?我认为是连接协同和决策优化。移动互联网让连接和协同变得无处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使企业决策更加优化,资源更好地适配,最终会促使企业组织走向平台化,打破组织边界,实现生态互联。
那么,数字化到底如何驱动商业价值,我们怎样去创造价值?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效率的提升,二是用户价值的创新。
在组织效率的创新方面,步步高有一些特色尝试,包括三个方面:分工,激励,知识赋能。
分工是提高管理效率的终极方法,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分工会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但分工过于精细又会导致另外的问题——如何协同、如何衡量责任、如何激励。
现在,利用数字化工具,我们绩效的量化和责任的区分就比以前做得更好;同时通过在线学习为员工赋能,提高效率。
所以,数字化可以解决“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之困,既能促进分工,又能解决激励问题,最终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至关重要,必须基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与资源禀赋,制定一个有效的路径。
我们最初设想是从线下实体店的用户购买体验开始,然后过渡到线上交易平台,最后到数字化运营,包括用户运营、门店的数字化运营、供应链运营。但在实践过程中步骤仍有所调整,数字化运营更加提前了。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