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点终究是过不去的山顶吗?
好买商学院专注出品原创内容,内容包括金融理财知识,基金基础知识,股票,债券,大家想了解更多,就点击头像关注好买商学院吧,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喔!
年初以来市场持续上涨,同学们投资基金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但是同时也暴露了基金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新基金净值1块钱,认购费更低,比老基金便宜,上涨潜力更大
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解释一下:
1、净值低的基金比净值高的基金更便宜吗?
我们来看个例子:这是两只跟踪创业板指数的被动指数型基金,他们的持仓与创业板的成分股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跟踪误差。建信创业板成立于2018年6月,相比易方达创业板来说是一只新基金。对于想投资创业板指的投资者来说,在2019年2月1日看到的建信创业板净值是0.8088元,易方达创业板的净值是1.3422元,建信创业板净值低,那么是不是真的便宜一点呢?
股市又调整,3300点终究是过不去的山顶吗?
假设我们在2019年2月1日同时申购了这两只基金1万元,到4月4日赎回的金额差不多。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净值低的基金并不便宜,基金净值相当于一个计量单位,从基金净值波动的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涨跌情况。新发的基金净值均为1,而后基金公司每日会根据基金持有股票、债券等市值的变化来计算基金的净值,所以净值低的不一定代表便宜。并且有的基金净值破1时我们应该查找一下原因,是市场下跌还是基金经理管理能力出现问题了呢。
股市又调整,3300点终究是过不去的山顶吗?
2、新基在成立后有不超过3个月的建仓时间,容易错过正在上涨的行情
比如华夏科技成长(006868)成立于2019年3月5日,至今仍处于建仓期,净值波动幅度非常小,而同期的中证TMT指数涨幅达51%。新基金的最高认购费一般低于最高申购费,偏股型基金目前常见的最高认购费是1.2%,最高申购费是1.5%,差额0.3%,目前很多三方平台对认购、申购费打折,差额就更小了。
股市又调整,3300点终究是过不去的山顶吗?
3、老基金有历史业绩可以参考
新发的基金没有历史业绩参考,如果是老基金的基金经理新发了一只基金,那基金的持仓可能会与老基金有相似的地方,除了持仓,老基金的过往业绩也是一个参考标准。但是如果新基金的基金经理也是新上任的基金经理,那不确定型就比较大了。
误区二:短线操作,喜欢低买高卖
基金投资的确需要低买高卖,才能获取收益,但是基金不适合短线操作。
一般来说,在方向把握正确的情况下,波动幅度较大,费率更低的品种短线交易获利的可能性越大。
从基金的特点来看,首先,基金的波动比股票小。股票的每日的涨跌幅限制是10%,如果遇到天地板,波动率甚至达到20%。而基金是一篮子股票或债券的组合,波动较小,只有在行情比较极端或基金经理持仓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基金净值的大幅波动。
而从费用上看,场外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费率越低。比如华安策略优选,持有不到7天,赎回费1.5%,超过两年,赎回费为0。
股市又调整,3300点终究是过不去的山顶吗?
股市又调整,3300点终究是过不去的山顶吗?
由于基金费率的设置,基金一旦卖出,短时间内再买回来的话,成本相对于继续持有就多了原基金的赎回费加新基金的申购费,并且,偏股型基金赎回资金不能即刻到账,如果想要继续买入基金还要考虑资金来源。
并且很多人自认为有择时能力,可以高抛低吸,但事实上,在市场持续上涨中,很少有人能在高位卖了再接回来。比如上周,压根没有调整买入的机会。
误区三:一涨就卖
今年以来市场开始了一波快速上涨之后,很多投资者都在考虑卖基金了。
在2018年这样的熊市里,坚持投资其实对心理的考验是非常大的,很多投资者都在亏钱,用当时非常形象的一句话说“就像把钱投进了老鼠洞”,很多机构也在唱空,大家普遍陷入了熊市思维,心想如果我高位少投一点,随便买点货基啥的都比现在好,并且长期的亏损可能会影响心情,所以当市场一旦有所起色,基金净值涨回来的时候,部分投资者就会急切地选择赎回基金,想等待市场跌的更多的时候再买更廉价的筹码。
但是如果市场一直不回调,投资者就无法继续享受基金上涨带来的收益了。这个时候投资者对于要不要买进去就比较犹豫了,买的话成本高于当时继续持有,不买眼睁睁看着市场上涨心理难受,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持有。并且对于定投不久的基金,因为前期积累的资金不多,即便拿到了很高的收益率,获利其实是不高的。
一涨就卖是一种常见的投资误区,容易错过市场行情,当市场上涨的时候,投资者应理性分析自己持有的基金,综合运用市盈率止盈、最大回撤止盈等方法卖基金。
误区四:越涨越加仓,且买的越多
与一涨就卖相反的是,部分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越涨越加仓。这也容易理解,当场上涨一段时间之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会日益高涨,投入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爆款基金诞生总是在行情好的时候。其实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如果市场从此转头向下,那么普通投资者就是高位接盘。
那么当市场上涨的时候,我们到底该如何买呢?可以采用“金字塔”式加仓方式。
金字塔加仓方法是一种经典的加仓方法。
如果判断投资标的的价格处于低估状态,并且市场环境有转好迹象,价格会上涨的时候,可以选择加仓,并且随着价格的上涨,逐步减少加仓的金额,直到达到不再被低估的价格,
结束加仓。
如果判断投资标的的价格目前处于低估状态,但市场环境在转弱,价格可能会下跌,也可以选择加仓,并且随着价格的下跌,逐步增加加仓的金额,直到觉得价格不能再被低估的时候,结束加仓。
运用到基金投资中,就是当市场处于低估状态下,当基金净值不断上涨时,投资者应逐步减少加仓的金额。也就是说,越是低估的时候,越应该买入更多,而随着市场上涨、不再低估时,买入的应该越少,这样平均成本也会维持在较低位置。相反,当市场处于低估状态下,当基金净值继续下跌时,可以逐步加大加仓的金额,因为市场再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了,这时正是积攒便宜筹码的时候。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准备了1万元买基金,当市场处于低估且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逐步做加仓操作,因为每只基金的风险不一样,所以这个加仓幅度需要根据具体的基金设定。比如下跌10%加仓1000元,下跌20%加仓2000元,下跌30%加仓3000元,下跌40%加仓4000元。
股市又调整,3300点终究是过不去的山顶吗?
误区五:追热点基金
这类行为的特点是,只看短期业绩,哪个板块最热、哪只基金近期涨的最好,就买哪只基金。业绩往往是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最看重的因素之一,但是短期业绩,比如近一个月、近三个月并不足以说明基金的好坏,尤其对于踩上热点的基金,短期内的收益提升往往是受到热点板块上涨的推动。
而市场上,热点板块是轮动的,轮动的周期也没有绝对规律,板块风口不再时,相关基金的业绩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那些业绩不稳定、单纯依靠热点起来的“坏”基金净值就会大幅下挫。
误区六:忽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买基金
在行情好的时候,偏股型基金表现往往好于其他基金。这时候许多投资者就可能忽略基金类型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不同类型的基金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收益、风险水平。一般来说,股票型基金、股票混合型基金等权益类基金,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更大,收益和风险都相对较高,更适合风险偏好比较高、愿意承受较高风险来获取较好收益的投资者。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投资者,可以多关注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商学院”。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