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权威解读 > 正文

以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经济新优势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9-25 13:37:01

以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经济新优势





今年以来,多次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最近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如何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经济新优势、推动新发展,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回答的重大课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由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


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依靠对外开放、吸引外国投资和参与全球化贸易等方式迅速发展,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这也使得我们对国内市场的开发不足,造成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内在风险加大,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也过大。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产业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间经济、金融与贸易流动更是一度出现双向中断,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与此同时,西方经济体潜在增长率大幅下降,一些发达国家也通过本次疫情发现自身产业空洞化严重,开始着手重建本国制造业,纷纷试图将外迁海外的产业重新迁回国内。


所以,过去那种全球经济运行方式很难在当下继续维持,原先中国经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也难以持续。


就我国经济发展本身阶段性特征而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的突出特征,就在于要素成本全面大幅上升,依靠要素成本低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减弱,要素禀赋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新动能和新优势仍在培育过程之中,在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加之一些西方国家的限制和干扰,使得我们在国际大循环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困难,迫切需要一个能够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新格局。


回顾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个时期的我国经济增长,客观上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动能明显减弱,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打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外循环协同发展,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是大势所趋。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我们要以主动调整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