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拨得头筹?
对于国家来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业是跨入职场的第一步。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个稳定、轻松且工资高的工作,所谓“钱多、事少、离家近”。然而,这样的工作好找吗?当然不好找了。不但不好找,没一点竞争力,连一般的工作都不好找。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2019年毕业的学生正面临着“史上最激烈”的就业压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你需要一个充满竞争力的职业规划。 面对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怎么办呢?有人说,不管怎样,先找份工作再说,如果以后觉得不好,可以再换。这恐怕是一种很流行的心态,然而,这种心态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有着8年工作经历的人很明确地告诉你,大错特错。 当你带着心态去面试,面试官问你,对你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有什么期待吗?你说,先干着再说。别人会看上你吗?当你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好,换一份工作,新的工作就一定好吗?当你不清楚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怎么在大学里为以后的职业有针对性地储备知识、锻炼技能呢?等等。当有这种心态的人,在就业中、职场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其这样稀里糊涂,“走一步,看一步”,不如静下心来想想,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你想这一辈子在哪个领域里深耕下去,当你把这一系列问题想清楚后,辅之以相应的准备,你在求职过程中也会有的放矢,“中签”的机率也会大增。而思考这些问题,就是本文要说的职业规划的问题了。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职业规划越早越好,越早,越能让你更早找到努力的方向,就像你走路去某个目的地,路很多,“条条道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路不是都一样长的,也不是都一样平坦的。一会向东走,一会向西走,你会付出比别人加倍的时间与汗水,还不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地。如果你手上有一幅地图,一个指南针,地图可以告诉你目的地在哪里,到达目的地最近的路是哪条,指南针可以保证你遇到崇山峻岭、艰难险阻时不偏离方向,你就可以一直朝着目的地走,容易且快速。而职业规划,就是你手上的地图和指南针,它能让你比较快速地找到你想找的、也是适合你的工作。
职业规划是选择大学专业的前提。 如果能在高考前就做好职业规划是最好的,对于你报考专业、大学里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找工作都会有帮助。我个人就是因为读大学前,没有做职业规划,导致报考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不得不在大学里“另起炉灶”,走了很多弯路。 我读高中的时候,包括老师、家长在内,没人谈职业规划的事情,只要我们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了,他们觉得职业规划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情,离我们很遥远,在学校里要以学习“为重”。也许有人会说,以前的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没做职业规划,是因为没有条件,咨讯没这么发达,网络没这么普及,接受信息与知识的来源没这么多,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需要进行职业规划,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但好在一点,大都没有做个事情,没有走这一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看不出提前做职业规划的优势来。
不过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高中的文理分科,其实也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选择文科或理科,但职业规划的含义与意义比文理分科要广泛得多。在整个中国,长期以来都是“重理轻文”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家都是跟着潮流走,老师也会提倡大家选择理科,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理科,其中有一部分人确实是对理科感兴趣,也确实在理科方面的天赋比文科要高,这些人选择理科也天经地义。但对于那些更喜欢文科,在文科方面更有特长的学生来说,这样是不合理的,这会埋没掉很多人才。如果那个时候知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那些本应选择文科却选了理科的学生的人生会完全不一样,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他们的优势更能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与求职中得到发挥,在严峻的就业大军中他们更容易脱颖而出。
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或已经进入职场的我们,现在进行职业规划还来得及吗? 只要你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至少,你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还有很多人入职了都不明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不过对于那些更有超前意识的人来说,你们确实晚了,所以不要再犹豫了,现在就可以开始规划你的职业道路了。但就业大军“大敌当前”,你要忙着参加招聘会、面试、笔试,也许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长远、清晰的职业规划。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走过不少弯路的老司机给你一句忠告:你的当务之急是先想清楚一个问题,你的兴趣爱好在哪,特长在哪,那你就去找哪方面的工作,就这么简单。至于深一步的职业规划,请听下回分解。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