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就业 > 正文

破解招工与就业结构性矛盾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27 09:32:55

破解招工与就业结构性矛盾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彰显了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位置。对衢州而言,我们不仅面临着就业难,也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它已成为制约产业培育的新“瓶颈”。如何有效破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应立足需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借力发力,深化服务,为推动衢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做深“党建+”文章。党建统领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法宝。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对基层劳动力就业分布状况基层各网格长最清楚。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基层党建“一长三员”的作用,将就业服务作为检验基层党建“三个用来”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网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全面排摸网格中的富余劳动力,建立就业意愿信息库,精准动员参加培训、主动就业。同时结合“三服务”工作,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搭建就业意愿与用工需求“双向”信息库,打通供需信息“最后一公里”。如柯城区依托全区206个村(社)702个网格3332名网格员的力量,结合走访,将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信息排查作为重要内容,建立村(社)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信息库近2万条,并组织有就业意向人员2400余人赴招工企业实地参观,现场面试洽谈,使一批原本准备外出的务工者回乡就业。

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做深“政策+”文章。劳动者就业与工厂招工是一种双向选择行为。政府部门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让企业与务工者双向选择,从而实现企业用工与充分就业的“双赢”。但在产业培育的特定时期,仍需要必要的行政推动。特别是一些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企业,靠它们自主招聘是难以满足需求的。一要建立招工任务责任机制,将招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列入考核,形成共同服务企业招工的良好氛围。二要出台招工专项激励机制,通过财政拨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网格员招工奖励,对用工企业、贫困人员和劳务中介组织分别给予社保补贴、探亲交通补贴、招工补助等,激发各方积极性。三要建立专班化工作推进机制,抽调精干力量统筹协调各企业的招工服务,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专场招聘和赴外招聘,派驻人员入驻企业蹲点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员工生活难题,稳定劳动力队伍。

发挥技能培训作用,做精“培训+”文章。产业发展需要各种有一定专长的产业工人。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及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充分动员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培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培训过程中,要按照“三单联动”,提高培训实效。一是摸清“名单”储备人员。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信息库,根据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意愿,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培训计划,为企业用工储备人员。二是按照“订单”培训人才。推行“订单式”“落地式”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开展自主评价,为企业培训适应岗位的熟练工人。三是定制“菜单”培养人才。组织重点企业与衢州中专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对接,通过开设企业冠名班,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